季宣和还不到十岁,季家又是外来户,在康平县没有亲戚,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,近几年攒下的银钱他就没再置办家业。目前季家的产业已经够多了,再多即使有云州府季府在后面撑着,估计一样会遭人觊觎,还不如就维持现况,每年收个七八百两,足够季宣和夫夫过上富足的生活。
季宣和又想起了邵云辰做的那个梦,若只是个梦那也就罢了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若真是真实的写照,那么就得找找原因了。
像季府那样的人家,若没发生什么变故,除非自愿,否则根本就不会逼迫邵云辰改嫁。就如今的情况来看,要么是粮食歉收甚至绝收,导致季府产业大幅度缩水,要么就是遭到季府对手的打压,甚或两种情况兼得,使得季府一时难以周转或者干脆就败落。
从邵云辰的描述来看,季府那时至少表面还是光鲜的,内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,一切不过都是猜测罢了。
上回季宣和去给季老太爷拜寿,就碰上食物相克之事,想对季府不利的人一计不成,估计还会来第二计,从送年礼的孟管事口中,并未得知季府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,想必季老太爷有了防备之后,对手再想要祸害季府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季宣和并不想季府出什么事,锦朝很多律法都是连坐制,季府出事了,他也跑不了。正因为如此,季宣和才不想动写手系统中的系统币,那真是用来保命的。万一真发生点什么事情,也好提前跑路,若连跑路的时间都没有,那更得动用系统资源进行突围。
季宣和如今的生活无需写手系统就能过得很好,写手系统就成了他的最后一道保命利器。若不然的话,他根本没必要每天花一两个时辰用来码字,能悠闲过日子谁会不喜欢?
季宣和之前不通农事,身体好了之后才随着邵云辰对农事有所了解。就算季宣和再白目,一些常识他还是懂的,修水利套种之类只要说个大概,自有底下人付诸实施。也是如此,季家两个庄子今年的收成才会比附近其他人家高出近一成,在大家都歉收的情况下,宁庄和安庄收成只比正常年份减产半成左右。
季家两个庄子并未用围墙围起来,里面的一切动静村民都是亲眼所见,只不过季家两个庄子具体收成他们不知道,更不乐意在本就不多的田地里开挖渠道,看过热闹之后就付之高阁,并没放在心上。
不说村民,就连为数不多的几个地主也没有跟风。村民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劳作,看不到具体结果的变动,谁也不愿意成为那个带头的。
北方本就少雨,修水渠和挖一眼深井还是有必要的,虽说真要干旱了,这些也不足以抵挡旱灾,但平常或旱情不厉害的时候,总能多收些粮食,长时间积累之下,这点收益也不能小视。
☆、第25章
仁泰十三年整个锦朝粮食都略微减产,这对于像季家这样家有恒产的人家来说并没有多少影响,而对于农户的影响则比较大一些。
古代人更能居安思危,特别是靠天吃饭的农家人,这种情况更加普遍。他们即使小有余钱,也不会随意乱花。这个世界少则几年,多则几十年,总会有灾情出现,因此只要不是家徒四壁,连饱腹都难以做到的,农家人家家户户都有储存粮食的习惯。至于存留多少粮食,端看一家之主的眼光和对未来的忧虑程度。
但凡到了闹饥荒时,这些粮食就成了珍宝,那可是比银钱还要顶事。
今年收成不是很好,杨家埠原先打算盖新房子的几户人家开始犹豫起来,最终只有一两户人家按照原计划行事,其他几家都攥紧了手中的银钱,想等明年秋收再决定盖新房与否。
最近几年气温一直在降,只是每年降温幅度非常小,对杨家埠几乎没什么影响,也就没人关注。南方则不然,越是南面,气温的影响越大。
江南一带盛产粮食,每年能种两到三季庄稼,一旦有一季误了农时,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很可能连带误了下一季耕种。如今降温的幅度还没有到少种一季的程度,但若继续如此的话,早晚会发生这种祸事。
不只南方百姓们担忧,作为掌管一府一县的知府知县更是忧心忡忡。可不要小看少种一季作物带来的影响,若真发生这种情况,那可是能要命的。
气温缓慢降低可不是最近一两年才有的事,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,只是一开始没人注意到,现在已经接近第二季作物减产的临界点,再降低那么几度,即使没发生其他灾害,光寒冷的气候就能使粮食歉收,父母官们哪能不上心?
锦朝国库充盈,百姓们安居乐业,若江南连年粮食减产,这可绝不是好事。南方出产的粮食不少都被拉往锦朝北部西部,一旦这部分粮食断供,这两处的粮价就算没有粮商囤积拉高价格,自身也会大幅度涨价,这对于当地百姓们来说可是一大负担。农户们还好说,那些居住在城里的小户人家日子可就难过了。
不管外面如何,季家的日子还是照常过。位于杨家埠的季宅早就加固过,房子是请的泥瓦匠修缮,三处地窖则是季家下人慢工细活,重新用青砖砌墙而成。为了防止地窖进水,地窖入口重新设计了一番,盖子密封性能很好,隐蔽性也高。
这三年来,季宣和除了二舅冒雪过来看他那回添置
喜欢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请大家收藏:(m.blbook8.com),免费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