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了一场胜仗,全军都很高兴,朱敬伦却异常的沉默,他没想到湘军战斗力如此强悍,如果湘军都是这样的战斗力,跟这只军队硬碰硬的情况下,朱敬伦甚至没有把握能够全身Щ请大家搜索看最全!的小说
他之前还是小看了湘军,对方跟太平军作战十多年,从一开始的不断失败,到现在已经能够占据绝对优势,李秀成能够压着上海的洋枪队暴打,但是遇到湘军一点脾气都没有,组织十三王十多万军队解救天京,曾国荃就只有两三万人,硬是让太平军无法突破他的防御。
朱敬伦盘算了一下,李鸿章跟洋人合作的洋枪队,总体战斗力可能比自己的军队稍弱,那么自己的军队碰上太平军精锐的话,恐怕也就打个半斤八两,遇到曾国藩、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主力,可能也是占不到半点便宜。
此时是湘军的颠峰时期,后期的各种积弊问题还没有产生,他们最大的问题也只是火器装备率不足,一旦他们认识到这一点,开始购买步枪、大炮来武装自己,战斗力还能提升一大截。
蒋益澧组建的湘军,说到底不过是湘军的分支,曾国藩兄弟手里的湘军才是主力,实力上肯定更强,而且数量庞大,多达十多万人,还有战斗力相当的左宗棠部常捷军,李鸿章部常胜军配合,真跟这些军队碰上了,朱敬伦还真想不出来对策。
他让参谋部以这次战斗作为湘军战斗力的标本,进行兵棋推演,让他模拟一旦广東遭遇全体湘军进攻,有多少胜算,推演的结果是不到三成。朱敬伦选择相信这些军官的科学推演,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在自己更强之前,就跟湘军主力决战呢?
朱敬伦不知道他感慨湘军战斗力的时候,湘军也在感慨广東朱逆军的战斗力,三千湘军坚守的坚固工事,对方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攻打了下来,这种战力,他们之前是从未遇到过的。
蒋益澧心情十分沉重,他对广東的情况有相当的了解,他知道朱敬伦的兵力不止这么两万,而是多达六万人,他之前还是托大了,他将广東军算成太平军精锐来打,认为已经不算低估对方了,现在看来他是大大的低估了这只军队。
蒋益澧虽然不受曾氏兄弟待见,但是左宗棠欣赏他,他后来将战斗情况原原本本的描绘下来送给左宗棠看过,左宗棠也是惊惧于广東军的实力,左宗棠的判断当然会告诉曾氏兄弟和胡林翼等人,结果他们很快就一致将广東军队当作他们将要面对的大敌。
这都是后话了。
蒋益澧本来计划的是模仿曾国藩一步步勒死太平军的战法,一步步向广州推进,最后将广州围成一座孤城,利用湘军的坚韧生生磨掉这只军队,但他没想到,他连肇庆都没有推过去,不但没推过去,他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全身而退的问题了。
看似一场战斗而已,但是蒋益澧知道自己已经败了,龟顶山三千人全部战死,大鼎山无法防守,在肇庆城北七星湖一带的堡垒也没有坚守的必要了,他是沿着水路来,水路就是他的后路,一旦后路被断,他剩下的一万多残兵败将根本就没机会走出广東。
朱敬伦的军官们也很清楚这一点,水路才是争夺的要道,仅剩的十艘能动的军舰,在敌人退走之后,直接命令他们使出大鼎峡继续作战,如果湘军水师阻拦,那就消灭对方,一直往前,直到赶到湘军步兵的前头去,堵住他们。
蒋益澧给他的水师下了死命令,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挡住广東水师,掩护湘军主力后撤,结果原本平静的西江水道就成了一道道绞肉机,广東水师没前进一步,都是用一层层湘军战船的残骸铺垫的。
十艘水师很快打成了二十艘,受创的十艘炮艇经过紧急修复加入了战斗,另外朱敬伦下达了更多的订单,整个广東船厂的船台都被他的订单占满了,这次不要大船,只要小船。
广州至少有五家洋人的造船厂能生产500吨以上的大船,但200吨、300吨的小船,至少有十家广州当地的船厂就能制造,造这些小船,甚至都不需要专门的船坞,泥坞就可以,在沙地上挖一个大深坑,就能开始造船了。
朱敬伦给他们下了丰厚的订单,总计建造100艘200、300吨的战船,总价200万两。统统采用铁肋木壳技术,铁肋找能找到的所有机械厂订购,包括广州的,甚至给香港的一些修造厂都下了订单。
这些小厂的技术水平低下,很多都只有修理经验,没有自己打造过船只,因此朱敬伦还专门派出了技术人员给他们做技术支持以及质量监督。
五家洋人把持的大型船厂,都是能生产1000吨级船舶,现在生产500吨级军舰,技术上不用担心,给了他们30艘军舰的订单,总价150万两。
这些船厂只生产船壳,最后的武器装备甚至蒸汽机,都是由兵工厂提供的,因此最大的一笔订单,其实还是留给了兵工厂,总共要生产50台蒸汽机,以及各型火炮800门,总价达到了300万两。
一笔650万两的军事订单砸下去,短时间内广東一地的各种建材暴涨一倍,而朱敬伦不得不增发了第二期债券,依然是500万两,虽然债券在某种奇怪的原因下再次销售一空,可是债市上广東债券依然跌破了票面价格。
新订单不过是亡羊补牢,由于水师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过大,最终没能在湘军主力撤出之前阻断他们的退路,陆军虽然也拼命的追赶,路上不断的遭遇湘军的
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:(m.blbook8.com),免费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