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威说:“太子最近跟我说,他要杀掉所有敢来进谏的人,哪怕是宰相一级的高官也不例外,并且要营造许多许多行宫楼阁。太子曾经找人占卜,卜得陛下活不过开皇十八年,所以太子天天掐着指头算日子,等这一天的到来。”姬威寥寥数语,把隋文帝说得心寒,他流着泪说:“哪个儿子不是父母生的?为何到了这般地步!朕最近在看《齐书》,发现齐主高欢放纵他的儿子,心中非常愤恨,朕怎么能效仿昏君呢!”姬威讲话的分量,明显就与杨素、杨坚不一样了。为什么?两个优势。第一,姬威是太子府的人,他与太子杨勇“出双入对”、形影不离,他说的话可信度很高;第二点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,姬威所提到的太子杨勇的罪行条条都与国家发展有关,条条都是他登基之后可能犯的错误,条条都与大臣们的切身利益相关。
姬威说完了之后,很多大臣略有动摇之心,但是有一个人坚决不同意。谁呢?刚才提到的那位左卫大将军元旻。元旻不同意,杨坚是坚决不敢擅行废立的,因为元旻掌管着一支很特殊的军队——禁卫军,负责护卫皇帝。如果元旻不同意,而杨坚又要坚持废太子的话,那么很有可能会产生兵变之类的冲突。对此杨坚当然有办法。
一场除掉元旻的阴谋,正在悄悄展开。
过了几天,有人来向杨坚报告:“元旻常常与太子杨勇私下结交,或许有不正当的交易。”
杨坚一听,急忙问:“是何交易,速速道来!”
来人讲:“在陛下常住的仁寿宫,臣等看见太子殿下让裴弘送密信给元旻,信上还写着‘勿令人见’四个字。”
杨坚大怒:“怪不得我做过什么事杨勇都知道!比驿马传信还快,原来是出了内鬼。”
不日,元旻和裴弘皆被逮捕下狱。杨勇翻身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。
其实这一切,皆是杨素设计好的阴谋。
剪除了元旻,杨广等人紧接着开始了第二次正面进攻。
这天上朝,杨勇也在列。杨素命人抬上来两大捆东西,放在大殿上。众人一看,一捆是老枯槐,另一捆是艾绒。正当大家都很好奇的时候,杨素看着杨勇,发话了:“这些东西都是在太子殿下的府中搜到的。现在就请太子殿下解释一下吧。”杨勇看了看这些东西,一时没讲出什么话来。杨素说:“还是我来替太子殿下解释一下吧。老枯槐和艾绒绑在一起,点火最好用,这些东西就是用来做火燧(火把)的材料,更是太子殿下谋反的证据。”杨勇一时大惊,他万万没想到杨素竟然会给他安一个谋反的罪名。
不过杨勇显然不会就此束手就擒。
“单凭此两件物品就说我谋反,恐怕不妥吧?”
杨素微微一笑:“姬威告诉过我,您还暗中养了几千匹马,还对侍卫说过:‘只要守住城门,他们就会自然饿死。’这就是您要在夜里发动叛乱的证据,火燧就是您必需的照明工具。”
杨勇听了这话,当然不会服气:“听说杨大人家里也有良马数万匹呢,难道杨大人也要谋反吗!”
杨素冷冷一笑,随即又命人抬上来从东宫太子府搜集到的金银首饰和华福珠宝,稀里哗啦在大殿上摆了一大摊,指给群臣看。太史令袁充进言:“臣观天文,皇太子当废。”独孤皇后也在一旁煽风点火。但是杨勇还是不服气,这几人在隋文帝杨坚面前你一言我一语,一场弹劾太子的论战渐渐变成了吵架。
杨坚没有表态,但是他知道,时机已经成熟,此时他与杨勇以及杨素与杨勇的矛盾都已公开化,随之而浮出水面的,便是杨勇和杨广的对立。
此刻,网可以收紧了。
隋文帝开皇二十年,即公元600年,冬,十月,乙丑。隋文帝杨坚一身戎装,列兵在武德殿,文武百官、皇亲国戚分列两侧。杨勇、杨广、杨俊、杨秀、杨谅五个儿子站在庭殿中央。内史侍郎薛道衡开始宣诏。《隋书·文四子传》记载:
高祖戎服陈兵,御武德殿,集百官,立于东面,诸亲立于西面,引勇及诸子列于殿庭,命薛道衡宣废勇之诏曰:“太子之位,实为国本,苟非其人,不可虚立。自古储副,或有不才,长恶不悛,仍令守器,皆由情溺宠爱,失于至理,致使宗社倾亡,苍生涂地。由此言之,天下安危,系乎上嗣,大业传世,岂不重哉!皇太子勇,地则居长,情所钟爱,初登大位,即建春宫,冀德业日新,隆兹负荷。而性识庸闇,仁孝无闻,昵近小人,委任奸佞,前后愆衅,难以具纪。但百姓者,天之百姓,朕恭天命,属当安育,虽欲爱子,实畏上灵,岂敢以不肖之子,而乱天下。勇及其男女为王、公主者,并可废为庶人。顾惟兆庶,事不获已,兴言及此,良深愧叹!”。
晋王杨广顺利上位,成为太子,成为东宫之主,成为王位的合法继承人。
他一直等待着这一天,等了太久太久。
另外必须在此一提的是,杨广扳倒杨勇的一系列行动,执行者虽是杨素,但其实还另有一双重要的幕后推手。这个人不仅在夺宗之
喜欢隋唐我来了请大家收藏:(m.blbook8.com),免费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。